唐贞观四年,朝廷下令州、县学一律建设孔庙,庙学合一正式确立。孔子庙由家庙至文庙,完成了孔子的神圣化塑造。从630年到2015年,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已经有了无数个孔子。他在我们身前、身后、记忆中、文本中、绘像中、别人的话语中,以及他自己的独白中。他的周围,也都是孔子。
孔子铜像,孔子铜像图片,孔子铜像价格
最早的孔庙,只是孔子的家庙。从西汉开始,由于汉高祖在曲阜以大窂祀孔子,加上之后董仲疏“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影响到汉武帝的文化政策,自此民间陆续出现奉祀孔子的纪念庙宇。在很多民间版本里,刘邦向来以看不起儒生著称,然而在正史记载中,却也是他开启了尊孔的序幕。唐贞观四年(630年),这股尊孔尚儒的力量达到**次高潮,朝廷下令州、县学一律建设孔庙,庙学合一正式确立。孔子庙由家庙至文庙,完成了孔子的神圣化塑造。至明清时期,孔庙进入鼎盛。
孔子铜像,孔子铜像图片,孔子铜像价格
老子长于孔子,也固执于孔子。他是一代旧儒,被红尘种种无意与刻意的误会,打扮成如今仙风道骨、不沾尘事的模样。孔子在老子面前,是新儒,积极入世,其热血青年的样子,恰与老子形成鲜明对比,就像鲁迅曾在《故事新编》中所说:老子毫无动静的坐着,好像一段呆木头。我们之后的那些“孔子标准像”,是不是也有点像段“温和谦笃的木头”?而这些塑像对孔子进行的形象坚守,在漫长的新旧更迭里,或许还比不上几段对话的力量。论语,由零散的对答,形成了一条松散却极有韧性的精神链条,在岁月长河中,或断或续,从未消失。文人的精神与风骨,没有随着动词时态的变化而消逝,反而在不断的消长中,洐生不息。在精神传递的过程中,每一次复兴,都是新一轮生命的开始。当我们把孔子从过去、未来的二元记忆与想像释放超脱出来,孔子儒家精神才会获得哲学意义上的升华超越,获得有如宗教的强大力量。
孔子铜像,孔子铜像图片,孔子铜像价格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有无数个孔子。他在我们身前、身后、记忆中、文本中、绘像中、别人的话语中,以及他自己的独白中。他的周围,也都是孔子。他从一个时代,将同样的话转述经下一个时代,文字没有变,只是语法、解读不同。孔子的后来人,用自己的语言系统翻译孔子的原话,于是新的“孔子”在新的时代被“创作”或“复制”出来。《碧山》曾道,后人塑造的各种孔子面目出现,庄谐迭出,观者可自取其义。也是,本身“孔子标准像”就是件很莫明其妙的事,如何才算“标准”?况且,历代对孔子像的塑造,早因背后目的不同而大异其趣了。中国庙堂之上奉祀的孔子,温厚谦和,因为在这里进行的不仅是尊圣成贤的教育,同时也是社会伦理的教育,这是中国文庙社会教化功能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独特的部分之一。西方把伦理教育交给宗教,东方把伦理教育宗教化。文庙的建筑,或全或缺地存留着,只是不知里面的先贤和祖宗,是否还在。外国人眼中的孔子,少了奉祀的神圣感,多了几分自己的想像。如法国人在孔子艺术章牌上的形象处理,便将孔子雕塑雕刻为健壮、高贵的中年官员形象,甚至刻意将指甲处理得夸张、锐利,似乎在暗示:此人并非凡品。
孔子铜像,孔子铜像图片,孔子铜像价格
在当代中国人雕塑中,雕塑者更是概念先于形式,或是在线条、体积处理上来些立体几何构成的现代味道,或是给孔子一个主观场景与情感,将“孔圣”变为常人。曾经有雕塑便将孔子的惯常的笑容改作了哭泣,题为“孔子哭了”。这便有些借先贤思辨当下的意味,远远不是最初的奉祀之作了。
各式以“标准像”为模版的孔子,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形象,除去雕塑专业语言上的差别,整体样貌、气质与传统孔子像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