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在中国人的神明崇拜中,关公铜像可以说是****的既不分阶级与民族,又不分时间与空间,受到举国上下各色人等普遍信仰的大神。”题于清朝道光年间的《重刊序》写道:“从古圣人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莫不闻其风而兴其声灵之赫濯固足彪炳于人寰……。”起于草根、没于战场、神化于后世的关羽是中国人自造的神,他对中国自唐以后民族品格、民族风貌和民众素养的塑造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明清两代关羽已以赫然成为国家神,统摄三教,覆盖全国。”在现代影视文学作品中、在民众生活中,关老爷的身影也处处可见。从“村村有关庙”到“店店供关帝”,是时代进步使然、也是民心凝结所向。
关公铜像,关公铜像价格,关公铜像生产厂家
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儒学在中国文化中一直居于主流地位,儒家理念被认为中国核心价值体系,儒学被尊为国学,儒教被视为国教,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亦被誉为“圣人”“夫子”受到世代景仰。历史上,敢于与孔子比肩之人只有晚生于孔子七百多年的关羽,关羽“俨然为封建国家的保护神,享受到皇家的高级祭祀,就连万世师表的文圣人孔老夫子也不得不退避三舍。……儒教尊关羽为文衡圣帝,将其奉为文人士子的守护神……于是关羽便成为儒、释、道共同尊崇的超级偶像,出现了关庙冠天下,[南极岭表,北极塞垣,凡妇女儿童,无不震其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的盛大的关帝崇拜景观”。
关公铜像,关公铜像价格,关公铜像生产厂家
关羽如何成为与孔子比肩的“文武两圣人”之武圣?关帝崇拜是民俗还是宗教?关帝崇拜与会儒教的内在关系是什么?关羽荣登神坛与中国封建社会“独尊儒术”有什么关联?关公文化与儒学有天然的近亲或血缘关系吗?
关公铜像,关公铜像价格,关公铜像生产厂家
关羽死后,从魏晋到南北朝、再到隋唐两代均难找到有关关羽的文字史料、传说和故事。只有一件发生在唐代的事,有助于关羽地位的提高,即他以历代名将的身份开始配享武成王庙。至唐建中三年,唐德宗诏史馆考定古今名将六十四图形配享武成王庙,关羽才厕身其中。与他入选的同时代名将有张辽、周瑜、陆逊、张飞、品蒙等人。但贞元二年之后,又“唯享武成王及留侯,而诸将不复祭矣”。关羽在唐代配享武成王的待遇,仅享受了四年就被取消了。直至宋庆历年间关羽等人才又重新回到配享的历代名次行列之中。可见,由唐至宋,关羽已开始享受人间祭祀和烟火了。然而,关羽由“公”至“帝”成为民间信俗,却离不开儒家的推崇。
关公铜像,关公铜像价格,关公铜像生产厂家
然而时至今日,却只见“关帝信俗”不见有“关教”。2008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只见“关公信俗”列入其间,也就是说正统观念下,关公崇拜只是一种民间宗教。据《维基百科》解释:“民间宗教一般是指乡土社会中植根于传统文化,经过历史历练并延续至今的有关神明、鬼魂、祖先、圣贤及天象的信仰和崇拜。……跟‘有组织宗教’或‘历史性宗教’相比较,制度化的宗教有创立者、教义、理论以及神职人员,而民间信仰既没有经典,也没有组织或系统化的教派,因此,民间宗教也可被认为是不在祭司或神学家指导下由平民进行的宗教活动。”关羽崇拜之初无疑是民间宗教,但经过近千年的传承,特别是经由儒学理念的渗透,关羽崇拜已经升华成上到帝王下至百姓、受众超越了民族和阶级、拥有固定的传道场所和经书的发挥着宗教的教化教派,然而这一教派是归属于某一传统宗教之下,还是自立门户成为一派宗教,还是仍只限于“民间信俗”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关公铜像,关公铜像价格,关公铜像生产厂家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神信仰的国家,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也一直没有一个与“大一统”的国体相匹配的统一意志和价值体系,即欠缺国家信仰。国家信仰的缺位成为中国版图合合分分的一个潜在的重要原因。相较于其他民间宗教而言,关公信仰拥有儒家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关公信仰中包含着讲义气、重然诺、求忠诚的积极成分,这作为一种处事道德在塑造国人性格,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三国演义》一开篇就是充满着“忠义”精神的誓言:“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无论是“同心协力、救困扶危”,还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都脱离了个人和个人小圈子的利益争斗,而将人生的视野和价值观定位在了“为国为民”之上,这也是古今中外,所有民族英雄和仁人之士的人生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组成部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
关公文化可与儒学一起为国家核心价值体系重构做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关公文化早已深入民心,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二是比之其他传统文化、关公文化的传播面极为广泛,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三是关公文化所强调的“信”与“义”中所包含的“正义”和“契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