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文化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深刻、最完整、最普及,感染力最强、凝聚力**的思想体系。东营市东营区第二中学将孔子文化建设纳入校园建设总体规划,通过实施“孔子文化”主题校园建设,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润泽学生的生命成长。孔子铜像,孔子铜像价格,孔子铜像图片,孔子铜像生产厂家
孔子文化物质建设包含两部分:孔子石像和“子曰”广场。孔子石像坐落于“子曰”广场西侧;“子曰”广场四周,竖立八块刻着《论语》经典名句的石碑;广场东西两侧立着两块泰山石,东侧的一个镌刻着习近平主席的寄语“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西侧的刻着“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儒家经典名句。学生每日仰敬圣贤,以他的智慧与人格为标尺,丈量自己的进步与成长;在学习和自省的过程中,时刻不忘孔子倡导的“恭、宽、信、敏、惠”的处世治学原则,并以此作为师生立人立业的基座,立志于为己修身,为国修业。在孔子形象主题感召下,学校开展经典诵读,修德养正,增长涵养,提高境界,让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健康成长。孔子铜像,孔子铜像价格,孔子铜像图片,孔子铜像生产厂家
孔子有成为一名文化传播者的自觉意识,其不断提升自己文化修养、道德修养的言行,堪称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播者的人格典范。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谈及自己一生的修养进程时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孔子历经了从自律到自觉的人生修养历程,这其中除了知识积累、政治觉悟、人生体悟等层面,还有就是道德境界。可贵的是,孔子将人生不断进取的发展意识,视为有品德者提升修养的重要品质——如此自觉、清醒地提升自我道德修养的发展意识,难道不令今人思考吗?孔子铜像,孔子铜像价格,孔子铜像图片,孔子铜像生产厂家
更值得称道的,孔子除了自我修养,还善于向道德者学习,并将此学习习惯视为君子之品质。这其中又分两种情形:一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论语·里仁》),明确表达向那些具有道德典范的精英者们的看齐意识,反之亦然。二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指出在公众中选择善者的学习态度,反之亦然。二则,守住了慎言的传播伦理。孔子屡次批评巧言,指出“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巧言乱德”(《论语·卫灵公》)、“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与此相对,他认为“仁者,其言也訒”(《论语·颜渊》)、“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诸如此类,孔子之慎言说明追求传播效果,当以追求客观诚信的传播伦理为底线,这对当今“不好好说话”而一味追求轰动效应的网络用语现象具有积极的针砭意义。文明的演进与传播媒介的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媒介发展史和变迁史。某个时代文化的传播性质和水平,与传播渠道、信道、传播工具等密切相关。在一定意义上,媒介品质决定着文化传播的速度、内容和范围。因此,人类为了使自己的文化“传之久远”,总是在寻求着**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一个真正希望传播自己思想,而且相信自己的思想和研究对社会有益的学者,是一定不会忽视他所处时代中那些先进的传播媒介。前文说过的,孔子倡导“言传身教”,彰显“人即媒介”的理念,便是在口语传播时代对媒介建设的体现。除此之外,孔子在选择游说、讲学、修书等传播方式时,同样彰显出对媒介文化品质建设的自觉意识。孔子铜像,孔子铜像价格,孔子铜像图片,孔子铜像生产厂家
孔子以前的上古文化赖孔子而传”“孔子以后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开”,面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孔子述而不作、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乃至提出“不失人亦不失言”的要求,围绕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心灵交流,既塑造了自己,也培育了受众,更是树立了儒学旗帜,延续华夏文化。通过对孔子文化传播实践的考察,可见,人必须生活在文化传统中,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媒介是人的延伸”,但传播者即媒介,传播内容应是延伸的人,传播的目的也是为了人的“延伸”……只有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发挥传媒在文化传承与文化建构上的双重功能。孔子铜像,孔子铜像价格,孔子铜像图片,孔子铜像生产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