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讲三世佛统治世界,过去佛燃灯佛、现代佛释迦牟尼佛像雕塑,弥勒佛铜雕像是三世佛中最后一位即未来佛,现在寺院山门常见的石雕笑脸布袋和尚,就是为一般人所熟知的弥勒佛雕塑造像;两旁意寓深远的对联,为人津津乐道。大肚弥勒佛又称大肚弥来佛。中国佛教寺院中的一尊大乘佛教的佛像,通常将其尊俸在寺庙的前殿。由于大肚弥勒佛像慈颜善目,笑口常开,反而形象化的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宽宏大量,慈悲为怀的宗旨。
弥勒铜佛像,弥勒铜佛像价格,弥勒铜佛像图片,弥勒铜佛像生产厂家
民间铜雕、玉雕中的中肩荷布袋,手持元宝的“财神爷”,广受喜爱。实则,在中国及印度的弥勒图像并非今人所习见之布袋和尚像,个中历经了站立、双枷跃坐、交脚坐、倚坐和半枷思惟等形像。提及净土信仰,多数佛教徒**联想为西方弥陀净土,殊不知印度和中国早期***之净土思想为弥勒净土,信仰的内涵非招财进宝,而是决疑、禅观、上生兜率期见弥勒与下生龙华的体法悟道,对其崇奉,在北朝时亦有如今日弥陀与观音之普及。
弥勒铜佛像,弥勒铜佛像价格,弥勒铜佛像图片,弥勒铜佛像生产厂家
对弥勒佛的信仰始于西晋,后东晋名僧道安的’弥勒菩萨下生经说他从兜率天下生此世界,继承释迦牟尼而成佛"虽传说并不具有实际的学术价值,但从其侧面可以看出弥勒佛在中国演化的端倪"迄今发现最早的弥勒造像为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雕造于西秦的作品,弥勒佛的图片样式还是菩萨的形象,此后,北魏时在云岗和龙门石窟的弥勒佛也是交脚菩萨形象,由于弥勒佛是未来的佛,因此,在同时代的弥勒造像中,也有以佛的装束出现的形象,如新疆克孜尔和敦煌北凉的弥勒佛,北魏后期的弥勒佛与唐代初年的弥勒佛极为接近现世佛释迦牟尼的造像,如浙江新昌南齐造的大弥勒像就身着佛装,头上也无天冠"唐代雕造的乐山大佛也是身着佛装#头上有佛螺髻的造像"此外,由于弥勒菩萨是印度佛经中的未来佛,在一些朝代的更替上,也有起义者以此为口号"如北魏延昌四年的冀州僧人法庆率众起义时就是以新佛弥勒出世为号召的"武则天更是以弥勒自称,自诩为武周当立,许多**的高僧名士向往的未来佛教归宿也是弥勒净土,如东晋道安唐玄奘和白居易等,在临死时都是默念弥勒名号,这样做是为了灵魂能够进入未来的极乐净土世界"唐善导也是倡导净土宗的先驱,他曾亲自绘制净土乐园图四百幅。由此看出,在唐代,弥勒菩萨广受崇拜,就国内关于弥勒菩萨的大型雕塑造像而言,十米以上的大弥勒佛的造像有甘肃武威天梯山,云岗石窟,敦煌石窟,甘肃永靖炳灵寺,新昌大佛寺等巨型雕塑。
弥勒铜佛像,弥勒铜佛像价格,弥勒铜佛像图片,弥勒铜佛像生产厂家
因此,印度佛教中的未来佛弥勒菩萨在中国的地位仅次于佛释迦牟尼,他已成为中国民众、文人高士竞相崇拜的偶像"由此可见,由于佛教传入中国时,多在上层社会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封建王朝服务"在一些下层民众看来,释迦牟尼是保护王朝利益的,所以他们感情和思想转向了弥勒菩萨,祈望弥勒下生,恒为导首。
弥勒铜佛像,弥勒铜佛像价格,弥勒铜佛像图片,弥勒铜佛像生产厂家
五代、两宋时期的佛教流变中,弥勒菩萨像能够迅速转化成为典型的佛造像,是佛像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佛教信徒寻求归宿的最终抉择,同时又是一些人取代封建王朝的宣传需要和政治需要"布袋和尚是我国佛教中的一个典型造像,也是对我国弥勒造像世俗化影响**的佛教传说"约在唐宣宗和昭宗时,浙江奉化农民张重天收养了一个八岁小孩,名叫契此"与人比赛插秧,能够挥手而就"契此长到十八岁时,出家到二里外的大桥镇岳林寺当了和尚"他当和尚后,总有一个布袋和锡杖紧随其身,众人称他为“布袋和尚”他背着袋子,在街坊田野拾废物,常唱道:“有时备无时,无用变有用”有人笑他的布袋是垃圾袋,他又唱道:“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虽然契此已经出家,但他却不守佛门的清规戒律,经常吃荤,有人给他吃鸡蛋,他便唱道:“混浊乾坤一口饱,也无皮血也无毛,老僧带你西天去,免在人间受一刀”虽然歌词通俗简单,却包含了深刻的禅意"奉化岳林寺由于是布袋和尚的出家之地,后人又认为他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这里就成为最早塑造布袋弥勒佛像的地方。
弥勒铜佛像,弥勒铜佛像价格,弥勒铜佛像图片,弥勒铜佛像生产厂家
后来,供奉布袋和尚的行为迅速在各地的佛寺传播开来"对于布袋弥勒形象较早的具体记载当数南宋的普济和尚"因为他与契此是同乡,十九岁时也在岳林寺出家为僧,圆寂于七十五岁,生前撰写了近一百万字的’五灯会元"他在这部著作的“应化圣贤”一节中,详细地记载了明州布袋和尚的体貌特征"。
大肚弥勒寓神奇于平淡,示美好于丑拙,显庄严于诙谐,现慈悲于揶揄,代表了中华民族宽容、和善、智慧、幽默、快乐的精神,也蕴含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不仅成为中国佛教的形象大使,也是中华民族的形象代表。他在笑什么?为什么笑?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针对弥勒佛肚大过人、笑容满面这两个特点写下了不少语言诙谐、饱含哲理的楹联,点拨人生,给人们留下了有益的启迪.